2015年7月21日 星期二

2015俄羅斯雙城七日單人遊記(三)上

因為浪費了一天所以這天根本是趕進度⋯⋯

在肯定圖多的情況下,我決定第三天還是分集數比較保險,免得我不小心掉書袋加上圖片版面就爆掉了。

七月四日,美國獨立紀念日,這是在彼得堡的第三天,這天有我整個旅行最初唯一確定的行程,也就是晚上在馬林斯基劇院看芭蕾舞劇「舞姬」。

關於馬林斯基劇院,等到時候再提,出門前我已經在google標定了一些必然要去的景點,當然有幾個在涅夫斯基大道上,有些在不遠處,畢竟整個城市最重要的就是這一整塊(哪一整塊?),認真說相距都沒有很遠⋯⋯

嗯,以聖彼得堡之大,可能走路一小時都不能算很遠吧。






因為想看的景點眾多,昨天的涅夫斯基大道遊並沒有完成,吃早餐時隨手查了一下,發現此行必然要到訪的「前帝國芭蕾學校、今瓦岡諾娃芭蕾學校」距離旅館走路大概十五分鐘,然後不遠處就是涅夫斯基大道,還沒有超過浴血復活大教堂與喀山大教堂,所以我決定今天就從莫斯科大道轉小路,然後沿著豐坦卡河一路走到瓦岡諾娃芭蕾學校的門口,再沿著涅夫斯基大道前去拜訪俄羅斯最古老的購物中心、浴血復活大教堂、喀山大教堂、冬宮廣場,然後再從冬宮廣場前的地鐵站搭車回甘草廣場站,這樣有時間回旅館梳洗一下再走路去馬林斯基劇院。

所謂人算不如天算就是這麼一回事⋯⋯

沿著豐坦卡河一路前往目的的途中,我一直在想小王子肯定也有走過這條路(笑)

豐坦卡河,遠方可見教堂圓頂


河上不時的會有船經過,在這裡是有點像是單人艇,如果在大一點的河上就會有游河的觀光船。此外也看到幾個人手上拿著釣竿一直看著河裡的動靜,好像也真的有人開始釣起魚來。

其實我覺得走了超過十五分鐘啦,但大概是因為卡在圓環的關係,圓環的斑馬線只有兩個,所以我多繞了一下,圓環中間有個雕像跟有點陳舊的解說牌,看了半天猜測這一區域的建築師大概是這裏立像的老兄。根據解說牌,這個區域是義大利風格的建築,而整條涅夫斯基大道上實際可以說有很多不同國家的風格。

某座橋

這個區域的房子的解說牌

圓環中的人像

歐洲風格的散步道?解說牌介紹城市裡的歐洲風格建築物

近鄉情怯!(不對)


路上人很少,但是大白天的其實也沒有關係,只是我在想我一個黑衣黑裙的亞洲人走在這裡搞不好真是有點怪。

不出google maps指示的方向,我找到了此行的目標,瓦岡諾娃芭蕾學校,聖彼得堡最古老的芭蕾學校,過去此地收的學生都是從宮廷下人子女而來,這間學校擁有過去許多知名的舞者,尼金斯基、尼金斯卡、帕芙洛娃、佛金、巴蘭欽、烏蘭諾娃、紐瑞耶夫、巴瑞辛尼可夫⋯⋯而瓦岡諾娃本人也是從這間學校畢業的。

這些舉世聞名的畢業生也都曾經在馬林斯基劇院的舞台上跳過舞,當然隨著革命,各自有著不同的發展,雖然其中發展的最好的或許是巴蘭欽,他落腳美國後開創一番事業,今天的紐約市立芭蕾舞團可以說是他一手催生的,那裡現在仍然上演著巴蘭欽的劇目。

如今埋骨巴黎的尼金斯基當年編舞,史特拉汶斯基作曲的「春之祭」在那個年代的巴黎被認為是驚世駭俗;尼金斯卡作為當年少數女性編舞家,在當時的作品也算矚目,更致力於芭蕾教育本身;烏蘭諾娃後來去了莫斯科,成了波修瓦的超級首席,她是普羅高飛夫的芭蕾舞劇「羅密歐與茱麗葉」首演舞者;帕芙洛娃以一曲臨時編排的「天鵝之死」名垂千古;六零年代紐瑞耶夫投奔西方轟動一時,他與瑪歌芳婷的搭擋風靡一時;繼之的巴瑞辛尼可夫目前仍偶而活躍於舞台上,他與紐瑞耶夫帶來的蘇聯芭蕾舞風格讓歐美觀眾耳目一新⋯⋯

想到這一切都從這間學校開始的,便讓人忍不住激動了起來。

瓦岡諾娃芭蕾學校的門口


雖然不可能入內參觀,還是拍了門口權充紀念,徘徊了一下繼續往前走。

路過的亞歷山大劇院


照著google maps指示果然很順利的通過了一段看起來很像創意市集的街道後,來到了涅夫斯基大道中段。

街拍

街拍

街拍,某棟舊時的建築物

路邊的畫家們

公車站的芭蕾廣告


右邊是剛好是跨豐坦卡河的阿奇尼科夫橋,橋上有四尊動作全然不同,極為生動的馴馬雕塑,我沒有上橋,就在靠近橋的地方拍了幾張照片。聖彼得堡因為運河的關係有許多不同時代建築的橋樑,都十分值得觀賞。

(想到小王子一定跟阿白一起欣賞這些雕像,就不禁一陣激動XD)

阿奇尼科夫橋上的人與雕像


然後我按照預定的往回走,沿著涅夫斯基大道一面欣賞建築一面留心是否路邊有臨時冒出來地圖上沒看到的古蹟,果然有一座是給從丹麥嫁來的皇后瑪莉亞・費奧多羅芙娜建立的宮殿,建築採用的是丹麥風格,雖然我看不太出來⋯⋯不過在這裡有個跟在芭蕾學校的圓環那裡類似的解說牌,只是被破壞得有點慘。

瑪莉亞・費奧多羅芙娜是亞歷山大三世的皇后,她的長子就是悲劇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動畫《安娜絲塔西亞》中有登場,她就是安娜絲塔西亞要去尋找的祖母。革命發生後她回到了丹麥終老。

有雙頭鷹都屬於皇家建築

沒有開放所以透過欄杆偷拍


繼續往前走,會來到歐洲最古老的拱門購物中心,也是俄羅斯最古老的百貨商場,Bol'shoy Gostinyy Dvor。雖然有經過修繕,不得不說連同內部的店面看起來整體有一種荒涼廉價感,跟之後在紅場看到的GUM比起來真是天差地別。不過Bol'shoy Gostinyy Dvor有個區域看來是介紹與這裡相關的歷史,也有些有趣的地圖與照片。

到處都掛著230年的牌子

典雅的拱廊

算是歷史室(?)的壁畫

兩側樓梯的圖


曾經的樣子

某個建築的介紹

很有名的一幅畫的複製

門上也是古早的聖彼得堡圖

一些古早的人物

二樓的拱廊

另一幅裝飾畫

從前的人與衣著

以前的書店!

水族箱中的鱘魚,這家賣魚子醬XD

復活節蛋也是紀念品


(小王子肯定跟阿白一起逛過這裏。)

在Bol'shoy Gostinyy Dvor逛了一下之後,我查詢地圖發現此處距離米哈伊洛夫斯基劇院很近,久聞米哈伊洛夫斯基劇院盛名,加上劇院離浴血復活大教堂也不遠,所以我就岔路繞過去,可惜此行的時間沒有機會看到米哈伊洛夫劇院的芭蕾舞,也算是可惜了。

米哈伊洛夫劇院旁邊就是俄羅斯美術館,可惜此行已經無法排入。

米哈伊洛夫劇院

流浪狗咖啡,此地曾經是托爾斯泰、杜斯妥也夫斯基這類藝文愛好者聚集地












沿著格里伯多耶夫運河(Griboyedov Canal)前進,會看到著名的基督復活大教堂,但通常被稱作滴血復活大教堂或是浴血復活大教堂。這裏是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為了紀念父親亞歷山大二世在此處遭到刺殺所建,在教堂內部沙皇血流於地之處還有一個小型聖壇將之圈繞起來保存。不過這座教堂因為種種原因,最後沒有經過祝聖,因此不作為教堂使用,一般只會舉行一些紀念儀式而已。

在往教堂前進時,我聽到了一種奇妙的樂音。在俄羅斯的街頭藝人不少,不過我沒有看過這種的,一名蓄鬍的男子盤坐在地上,拍打一個像是反過來的鍋子的樂器,鍋子的表面有些凹凸,他好像知道要拍打哪裡可以發出正確的聲音一樣,很隨性地拍打出奇妙的音樂。我在他前面駐足許久,覺得這段奇妙的音樂讓我一掃昨天的不愉快,我錄了大約一分鐘的影像,然後在他的背包放上盧布,他對我點頭致意。當我離開教堂再往回走之後,他已經不在那裡了。


沿著格里伯多耶夫運河前進

路邊很多的小販與觀光客

奇妙的人與他的樂器

基督復活大教堂(浴血復活大教堂)


我隨著人群前進,來到了浴血復活教堂前面,開始研究如何購買票卷。這是我第一次踏進歐洲的教堂,雖然這座教堂是東正教教堂(而且也沒有教堂的功能與作用),不過這座教堂典雅華麗,和之後參觀的喀山大教堂肅穆的風格全然不同。

浴血復活大教堂的外觀跟之後會在紅場上看到的聖瓦西里大教堂很像,外觀十分繽紛,有著著名招牌的彩色洋蔥頭,到處充滿的東正教的宗教相關符號與人物,走進去之後就知道這兩座教堂真是天差地別,當然建築年代也有關係,浴血復活大教堂裡所有的壁畫都十分的纖細多彩華麗,所有的壁面全部都被圖案與色彩填滿了:柱子處都是東正教的聖人,而牆壁處都是聖經相關的宗教畫,天花板則是耶穌與門徒。

我貧乏的描述能力無法描述出這座教堂的華麗,實在很遺憾。

我最後又試圖去探頭了一下亞歷山大二世被刺殺之處,無奈人太矮了,其實也只看到了鵝卵石的地面,就算有乾涸的血跡,或許也已經模糊不清了吧。




















亞歷山大二世遇襲倒地之處

可以見到當年的堤防道路鵝卵石

頂端的壁畫

從側面拍



路邊小販,右邊似乎是警察XD

紀念品


離開浴血復活大教堂後,我沿著運河往回走,當走到涅夫斯基大道上時,就會看見對面雄偉莊嚴的喀山大教堂,而在我的右手邊就是知名的「勝家大樓」,也是目前全聖彼得堡最大的書店「書之屋」所在。

勝家大樓

書之屋招牌


「勝家大樓」原先是屬於美國的「勝家牌縫紉機」所有,在革命前勝家牌縫紉機以此為總部,將縫紉機賣到全俄羅斯,十月革命之後,這座外觀有著奇妙裝飾風格的大樓歸屬聖彼得堡市出版社,自從開設書店之後除了例行假日之外沒有停止營業過,連在二次世界大戰慘烈的圍城期間也沒有。我進了書店之後,先尋找書店附設的咖啡廳,咖啡廳位在二樓窗邊,可以從窗邊座位直接欣賞對面的喀山大教堂的風光。我的運氣很好,剛好得到了一個靠窗的位置,雖然時值西曬,但是這樣的位置仍是可遇不可求。

我點了一份夏季限時的煙燻鮭魚佐生洋蔥酸奶油醬布林餅,搭配一杯冰涼的蘋果檸檬水。

從窗內欣賞喀山大教堂

夏季特餐與檸檬水


用完餐之後又發了一下呆,既然來到書店了,身為書蟲就算碰到不懂的語言,也還是要逛一下。其實論規模,書之屋並沒有比我很愛逛的敦南誠品或是中友誠品來得大,不過一路走來看得出來俄羅斯人頗愛讀書,電子閱讀器也出得不少,我還碰過邊走路邊看電子書的老婦人,地鐵車廂裡大概還有一半的人是手上會拿著實體書。我在書架上看到了熟悉的哈利波特系列,還有一些很眼熟的封面,最驚訝的是看到星際大戰的漫畫,看來此地也很風靡這部美國現代神話(也對,巡者系列電影剪掉的一段就有光劍)。

我挑了一些漂亮的明信片,還有一本給俄國小朋友看的介紹聖彼得堡的書結帳,太難的書看不來,但是童書好歹應該或許可以稍微的讀一下吧,雖然生字跟文法會有困難,也許可以從名詞開始——可惜這本漂亮的童書讓我在後面兔子島上的廁所掉了(遠目)。

結束了書之屋的購物行程,我轉進對面的喀山大教堂。

喀山大教堂正式的名稱是「喀山主教座堂」,與軍部素有淵源,其中著名的庫圖佐夫將軍骨灰便埋葬於此處。而裡面原先供奉的喀山聖母像則是全俄羅斯最靈驗的聖母像,曾經拯救俄羅斯人於多次危難之間,據說雖然聖母像如今失蹤,但是俄羅斯人相信有天當俄羅斯遭逢危難之時,聖母像必然會再出現顯靈。

這座教堂的外觀頗為奇特,和浴血復活大教堂擁有多層洋蔥狀的屋頂不同,這座教堂最初模仿的對象是羅馬的聖彼得教堂,所以風格反倒是偏向羅馬的風格,教堂主體兩側有長長的側翼環抱著廣場。我還沒有機會去過羅馬,有機會的話或許可以比較一下異同。

喀山大教堂正面全景

庫圖佐夫將軍



到處可見著十八世紀服裝的人搭訕拍照

側面一部分尚在整修中

進到教堂裡面,由於這是一座雖然開放參觀但是仍然在使用的東正教教堂,裡面的氣氛與浴血復活大教堂就截然不同,進來此處的人可以很清楚的劃分出來是否是東正教徒:和我一般的純觀光客女性就沒有圍頭巾,而東正教徒女性就算是不擅長圍頭巾,仍會試圖掏出一條大方帕把頭頂遮起來。

我們祝禱的時候點燃的是香,而東正教徒祝禱時點燃的是白色蠟燭,這點也頗為有趣。

教堂內部空間與書上讀到的西方教堂空間一致,都是採取一個巨大的十字形狀,高而窄的空間與列柱很自然地就呈現了一種令人敬畏的氛圍,令我想起了更古老而同樣偉大的文明,埃及,遊蕩於神廟建築之間時,我也曾經非常敬畏那些高而巨大的列柱,儘管神廟如今殘破而神靈無存,但是類似的建築風格就這樣的傳承下來。於是我更加期待能夠親臨羅馬的萬神殿,儘管那已經不是阿格里帕建造的萬神殿。

在複製的喀山聖母像前面排著長長一串人龍,等著能夠親吻聖像——這又是和天主教不同的東正教的風俗。身為異教徒的我自然避開隊伍,但還是忍不住替這長長的虔誠的人龍拍了照片。儘管歷經革命與共產主義的摧殘,東正教依舊在很短的時間內復甦,見證俄羅斯人單純的虔城。













我沒有停留很久,離開教堂之後估量時間,繼續往下走。

半路上看到對面的普希金文學咖啡館——就是大詩人普希金生前最後所在之處,他在這裡起身,沿著小黑河前進,來到了決鬥地點,決鬥,然後失敗,在家裡掙扎了兩日後因傷重過世,「俄羅斯詩歌的太陽殞落了。」茹科夫斯基這麼說道。

普希金文學咖啡館


可惜我這時沒時間再憑弔詩人了,此行大概也無暇去普希金博物館,只好站在對面遠眺一番,然後繼續往冬宮前進。

抵達冬宮廣場時,我心裡只想著很想要有機會回到革命前的時光去,就算只有一秒也好,天啊,這座過去作為皇宮使用的建築物,前面的廣場外圍有著非常醜陋的圍欄⋯⋯我可以理解安全很重要啦,所以要通過一扇金屬探測門也是正常的,經歷過埃及不論哪個經典都必須要走金屬探測門跟用X光機看背包的旅行之後,只放個金屬探測門真是小case。但是論起拍全景來說就會覺得⋯⋯不能兼顧一下美感嗎?

大概是國家很大所以建築物很自然的也會蓋很大,北京的紫禁城與京都的二條城都給我一種巨大的感覺,巨大自然就會讓人覺得敬畏。冬宮不只是建築物本身巨大,廣場也很大,站在其中真覺得自己渺小,何況還是站在廣場中央那根柱子下面。


有扇金屬探測門在修繕中

廣場上有很吵的活動









時間也不夠踏進隱士盧博物館了,所以我很乾脆地拍完照之後離開,想著往前走會看到什麼跟遠方看起來好像有兩根紅紅的柱子去看一下,沿著冬宮牆邊一路前行,一面觀察街邊小販賣的紀念品,然後我就站在涅瓦河邊了。


戲服(?)出租的攤子

遠方的一對燈塔

涅瓦河

涅瓦河水岸第一排!

宮殿橋上的機關

宮殿橋上的機關,想到這晚上會打開就覺得不可思議!

涅瓦河上的遊船

宮殿橋上可以打開的部分

涅瓦河水岸第一排!

彼得要塞與兔子島

燈塔

涅瓦河水岸第一排!

燈塔底下的雕像


到處都有戲服人士

不知名的建築上面有海神跟駟馬



冬宮後方的宮殿橋舉世聞名的景象或許是夜半開橋時的盛景,不過現在它是一條車水馬龍而且上面充滿觀光客的橋。因為對面停泊了一艘非常古怪的看起來是十七八世紀的舊船,然而眾所週知停泊岸邊不會開動的那艘軍艦奧羅拉並不是長這樣、也不是停在這裡,好奇心驅使我前進,我才發現這是一家餐廳,然後我也踏在瓦西里島的土地上了。






我看了一下Google 地圖,發現彼得要塞所在的兔子島並不遠,也是大概二十分鐘左右的路程,所以我估量了一下時間,就繼續往前走了,現在想起來還真是瘋狂。

不過地圖這種東西看起來近,其實還是有點遠,因為需要繞路。與那座氣勢非凡的冬宮相比,彼得要塞,這座最初彼得大帝所居住的宮城,有著鵝黃色的宮牆,看起來安靜又樸實。

我沒有走進去任何一座建築物參觀,因為沒有時間了,不過我在此地借用了廁所,然後又因為走了很久的路太累導致我把書之屋的戰利品留在廁所裡,因此我又失去了我大約一千盧布的戰利品。在此感謝那位協助我翻譯的遊客——我的英聽真的是爛爆了(遠目)

我很沮喪地繼續往前走,來到了教堂前面,教堂是本地最高的建築物,在外頭也能看得到它,事實上我一開始也是因為遠處有座高高的教堂之類的建築物所以很好奇的想要往前看看那是什麼。這時候湊巧不巧的,鐘聲響了,下午五點鐘的鐘聲,我很驚奇地站在原地聆聽,感覺好像被鐘聲撫慰了一番。





酷刑博物館,快子手是真人假扮

島上莊嚴的教堂



兔子島上當然要有兔子雕像

離開兔子島的橋


接下來在不停的走錯路的狀況下,我順利地抵達了地鐵藍線高爾基站,我並沒有異想天開的想再走回去,我又從高爾基站搭回了救世主站。


車站外看到四個老伯表演,氣勢很不錯


來到車站外頭,時間已經不夠我回旅館重新梳妝了,我只好匆匆去麥當勞買了一杯甜飲補充體力,然後繼續往前走。



沿著格里伯耶多夫運河,我來到了此行最初的目標,也是我的小說中最重要的主場景之一:

馬林斯基劇院。




馬林斯基劇院I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